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溫哥華資訊

溫哥華地產

溫哥華教育

溫哥華財稅

新移民/招聘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中國年輕人為什麼選做"全職兒女"?

QR Code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“有的人去做‘全職兒子’或者說‘全職女兒’,更多的是處於一個躲避的狀態。我不是說躲避不好,因為我也躲避過很多次了。(全職兒女們)療完傷再殺回去(職場)也可以。”正在以“全職兒子”身份住在家裡的君子對紅星新聞記者這樣說道。


“‘全職兒女’,一種新型的脫產生活方式,指的是年輕人脫產寄居父母生活,並通過付出一定的勞動換取經濟支持,同時保持學習,嘗試找到職業目標……” 豆瓣小組“全職兒女工作交流中心”的小組介紹中這樣寫道。




↑一名“全職女兒”的社交媒體截圖

豆瓣小組“全職兒女工作交流中心”裡匯聚了3291名“打工人”,在這裡“打工人”打工的對象是他們的父母或者祖輩,“陪伴”和“做家務”則是他們的勞動內容。

同樣,在抖音、小紅書等社交媒體上,越來越多的“全職兒女”出現並展現自己的生活方式與工作感悟,“‘全職兒女’,主打的就是一個陪伴”“奶奶退休金三千,我花兩千,她花一千,已經半年了,收入很穩定”……

紅星新聞記者觀察到,當“全職兒女”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公眾的視野後,許多非典型的“全職兒女”也紛紛認領這一身份,豆瓣小組中的定義已經不能完全概括這一群體。比如,許多辭職回家的“全職兒女”並不從父母手中拿固定收入,而是用工作的積蓄給父母買菜做飯,也並不是所有“全職兒女”都在以考研、考公為目標,他們中的許多人暫時沒有下一步計劃或者計劃走向創業

“全職兒女”們為何離開職場、回歸家庭?紅星新聞記者采訪了三名自稱“全職兒女”的年輕人。


▶▶為何從職場轉身當“全職兒女”?

有人感覺工作壓力大

有人感覺職場人際關系復雜


小圓的“全職女兒”生活剛開始不到一周時間。原本不太會做飯的她在網上學起了炒土豆、炒辣椒、煲粥等快手菜,讓爸爸媽媽每天下班都直接吃上了“熱乎飯”。

在成為“全職女兒”之前,小圓的工作是在北京一家著名會計事務所從事審計相關工作。雖然畢業前小圓已經在這家公司實習了4個月,並選擇在實習之後簽約進入這家公司,但正式工作的生活與之前的實習體驗大不相同。



“工作壓力太大了,然後要頻繁地去加班,尤其是年審計特別忙,團隊的氛圍就很壓抑,工作的時候很不舒服。團隊的人員流動性比較大,正式工作之後原本相處融洽的同事陸陸續續都跳槽走了,(團隊)跟自己實習的時候完全是兩個樣子。”

小圓的這份工作經常需要出差,早上9點開始工作,晚上11點左右才結束工作是常態,很多時候還要加班到凌晨兩三點,然後繼續在上午9點開始第二天的工作,“睜眼就是工作,工作完就要睡覺”。
點個贊吧!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    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,等著您的高見呢
上一頁123下一頁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在此頁閱讀全文
   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307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.0014 秒